5月25日上午八点半,计科院(软件学院)组织广大师生参观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我院党总支副书记翟广辉、团总支书记梁衡、办公室主任王晓霞、辅导员李雨娟老师带领近30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摇篮。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中原儿女在这片土地上的辛苦劳作,形成了影响巨大的中原文化。田、牛、犁,便是千百年来中原农耕文化的恒久主题。耕作,不仅是中原农民必备的生存过程,更是他们的人生希望。可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超越,朴实但显“笨拙”的古老的农耕文化,也越来越让年轻人感到陌生和遥远。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农耕器具、传统习俗、粮食加工等为主要内容的18个展厅,详细了解了中原农耕的源流、农耕器具、粮食加工、存储、纺织、家具生活、炊事饮食、食品制作、传统习俗、休闲娱乐、乡村工匠、农副生产、交通运输等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参观中,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观察各个展品,了解过去中原农村的生产生活过程。
通过这次参观,让广大师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正在中原地带逐渐消失的农耕生活。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参观过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中原农耕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体会到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由我校历时3年,投资500万元兴建而成,是河南省首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该博物馆占地1500平方米,共设18个展厅22个部分,展品2000余件,较为详细地展现了中原农耕的源流、农耕器具、粮食加工存储、炊事饮食、传统习俗、休闲娱乐、乡村工匠、农副生产、交通运输等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