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偏振感知与智能信号处理国际联合实验室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立足国家及河南省新兴战略需求,聚焦基础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工作,凝聚国际和我省科研资源,打造国际化合作平台和团队,以偏振感知与智能信号处理领域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为目标,集中开展偏振感知理论、雷达电磁偏振感知系统、高性能数据挖掘系统研究,积极探索偏振感知与智能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开展以下4个方向的研究工作:(1)地物微波偏振感知理论模型构建;(2)微波电磁偏振感知雷达系统设计;(3)物联网信息交换与处理技术;(3)基于云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技术。
实验室现有中方成员31人,国际合作方6人;成员中有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专职管理人员2人,硕士生导师8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1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许昌市“英才计划”3人,拥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
依托单位许昌学院计算机学科为学校重点学科,也是许昌学院首批硕士点培育学科,形成了智能感知与空间信息系统、物联网与智能电网技术等学科方向;拥有河南省高校数字信号处理与电力通信工程技术中心、许昌市智能感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昌市智能电磁感知重点实验室、许昌学院智能电磁感知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实验室总面积5000平米,大型科学仪器30余台套,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信号分析仪、矢量信号发生器、混合信号示波器等,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元。
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次邀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美国西俄冈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等高校知名学者到校交流访问;先后派出杜根远、平源、程菊明等实验室骨干成员到美国、加拿大等国高校开展为期1年的学术交流和课题合作。
实验室团队成员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4篇,其中SCI收录142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4部,其中英文专著8部。与国外合作方合作发表SCI论文9篇,承担国际合作课题3项。